• 首页
  • 全球资讯
  • 关于我们
全面新闻
汇集各种观点,还原真实世界。
  1. 首页
  2. 全球资讯
  3. 正文
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——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之横断山行

2022年01月21日 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
“阿尔泰山系与希马剌亚山系间之高原……有大沙积石山,迤南为岷山,为雪岭,为云岭,皆成自北而南之山脉,是谓横断山脉。”

——清末地理学家邹代钧,《京师大学堂中国地理讲义》

横断山系因数列南北向山脉齐聚,“横断”东西间交通而得名。它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系之一。“6500万年前,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猛烈碰撞,青藏高原剧烈抬升,并向东西两端释放压力。在东端,它遭到扬子板块的顽强抵抗,短兵相接之处,大地互相挤压、紧缩,形成大规模的褶皱与断裂。在700千米宽的范围内,这些褶皱共有七列,统称横断七脉。其中一种洪荒之力即“水”沿着横断七脉之间的峡谷蜿蜒流淌,逐渐形成了奔腾咆哮的横断六江。”(星球研究所)

▼

1.横断山系位置(左图)及其七脉六江(右图),图源:星球研究所

横断山区是世界上垂直自然带极为丰富的地区,从山地森林到高山灌丛,再到亚冰雪带的高寒荒漠。正所谓“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。多样的环境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成了野生动植物的天堂,无数生灵在此欣欣向荣。作为全球首批的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,横断山区(中国西南山地)是北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,备受全球关注。

随着“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”项目的开展,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(KIZ)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进化课题组(PI:车静)于2021年4月-11月,在横断山区开展了六次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考察,围绕横断山区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现状,包括物种种类、种群大小、分布范围、栖息地状况等展开工作。科考合作参与单位有宜宾学院、保山学院及河南大学相关团队。

科考队员跨过咆哮奔腾的怒江、金沙江,越过美丽神秘的梅里雪山,足迹遍及云南省贡山县、福贡县、德钦县、香格里拉市、西藏昌都芒康县、四川省木里县、巴塘县等13个县区的30多个乡镇,领略了横断山区的神秘,邂逅了大自然的多彩和壮阔,感受了生物多样性之美。

遇见高黎贡山的美

静谧的村庄,云雾缭绕在山腰,美不胜收。可能被钢筋混凝土禁锢的太久,眼前的一幕让内心回归的渴望忽然就被唤醒。这一刻无比的踏实和放松。

▼

2.高黎贡山田园风光,于中斌拍摄

清晨的高黎贡山,鸟儿欢快的大合唱。清新的空气令人陶醉,闭着眼睛,大口大口,贪婪的呼吸着,那种爆棚的、想立刻与人分享的幸福感真切的传遍全身的每一个细胞。

▼

3.清晨的高黎贡山,于中斌拍摄

潺潺的水声一定是世上最美妙和治愈音乐之一,她似乎在歌颂着坚韧:流水要争先,靠的是绵绵不绝。

▼

4.高黎贡山峡谷的潺潺流水,于中斌拍摄

最美的风景背后都是最辛苦的攀爬。


还有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克服的对蚂蟥的恐惧。

▼

5.被山蚂蟥摧残,于中斌拍摄

好在,高黎贡山就是如此的朴实和慷慨,除了令人沉醉的美景,她同时用她怀中绚烂绽放的、多样的生命热情地犒赏了我们的“伤痕累累”。引吭高歌的“情歌王子”华西雨蛙、冷静又充满灵性的孟加拉眼镜蛇,仅生活在高黎贡山的泸水角蟾、片马湍蛙、有漂亮蓝眼睛的腾冲拟髭蟾……

▼

6.“情歌王子”华西雨蛙Hyla annectans

▼

7.孟加拉眼镜蛇Naja kaouthia,相传是它撑开皮褶庇佑佛陀潜心参悟

▼

8.侯绍兵(KIZ博士研究生)为一张新鲜的蛇蜕拍照,于中斌拍摄

▼

9.一个意外收获——察隅烙铁头Ovophis zayuensis,图左侯绍兵,图右于中斌(KIZ硕士研究生),黄显坤拍摄

▼

10.高黎贡山特有种 泸水角蟾Megophrys (Boulenophrys) lushuiensis

▼

11.高黎贡山特有种 片马湍蛙Amolops bellulus

▼

12.高黎贡山特有种 腾冲拟髭蟾Leptobrachium tengchongense

▼

13.高歌的穆氏姬蛙 Microhyla mukhlesuri “亲爱的,你在哪里?”


▼

14.蒙头干大事的山烙铁头蛇 Ovophis monticola

▼

15.漂亮婀娜的绿点湍蛙Amolops viridimaculatus

▼

16.娇小玲珑的普洱树蛙Zhangixalus puerensis


▼

17.美丽又危险的云南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yunnanensis

神秘的听命湖

在横断山,路难行。即使在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今天,穿越横断山时,依然体味到了千山万壑之中的穿越之险阻、道路之多艰。

▼

18.出发前的准备(每次科学考察,我们都得到了当地保护区管护部门的积极协助:办理通行证、规划行进路线、进山前的物资采购等等),于中斌拍摄

听命湖之行便是对体力、耐力和毅力的极大考验。听命湖位于泸水县片马东北部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,海拔约3540米,没有公路可达。我们一行人乘车到山脚下,之后就是长达8个小时的步行攀登,十二公里的山路有十一公里是在爬山,期间要攀越陡峭的山脊,穿过茫茫林海和大树杜鹃林,道路非常崎岖。

▼

19.向神秘的听命湖进发,于中斌拍摄

好在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”!听命湖这个神话般的湖泊近在咫尺。听命湖因人们能呼风唤雨的传说而一直笼罩着神秘色彩,但凡人们到这里只能轻声细语地交流,若站在湖边高声讲话,顷刻之间本来晴朗明丽的湖面上空便会乌云翻滚,风雨交加,冰雹忽至。

▼

20.平稳如镜、凛冽如冰的听命湖,于中斌拍摄

▼

21.冰冷的湖水中仍有蝌蚪在吃食物残渣,于中斌拍摄

壮阔的大江峡谷

除了在高山密林中的跋涉和探索,我们还造访了横断山区壮阔的大江河谷。横断山区有六条著名的南北向水系,从西向东依次为怒江、澜沧江、金沙江、雅砻江、大渡河和岷江。从5月到9月,我们依次考察了澜沧江上游、金沙江上游和雅砻江中上游的河谷地带。

与湿润静谧的高黎贡山不同,穿梭在4000多米高山之间的金沙江和澜沧江上游段,其河谷气候干燥,植被稀少,具有典型的干热河谷生境。所到之处,映入眼帘的不是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,而是低矮的荆棘灌丛和随处可见的乱石坡。在这里,虽然无缘清晨山间的晨雾,听不见鸟语,也闻不到花香,但脱去植被外衣的山峰,尽显了其壮丽躯体的轮廓。

▼

22.澜沧江河谷(察雅县),董文捷拍摄

▼

23.澜沧江河谷(佛山乡下游),董文捷拍摄

▼

24.金沙江河谷(奔子栏镇下游),董文捷拍摄

▼

25.董文捷(KIZ博士研究生)发现一个小可爱,于中斌拍摄

位于四川西部的雅砻江,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,然而其周围的环境与金沙江上游干热河谷的苍凉悲壮不同。站在江畔放眼望去,绿水青山,尽显绿色的温柔,但其陡峭的崖壁和裸露的巨大岩石,也不失山川内在的壮美。

▼

26.雅砻江峡谷(棉纱镇下游),董文捷拍摄

在横断山区,驱车行驶时,能真切感受“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。在百公里间,就能完成从干热河谷到高山松林,再从高山灌丛到高原草甸的转变。

▼

27.水草肥美的高原草甸,董文捷拍摄

▼

28.令人震撼的芒康县高原草甸,董文捷拍摄

相比徒步穿越丛林、翻越山脊的艰辛,我们的河谷考察之行略显轻松。河谷形成了天然的南北走廊。这些铺设良好的公路为我们的考察工作带来了方便,我们只需沿着公路设立考察点,再以这些考察点向周围的山坡和支流延伸。国家的基础建设方便了我们的出行,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了人类的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。

▼

29.采砂作业与道路施工,董文捷拍摄

2021年度发表的美丽精灵

2021年度跨越横断山南北的考察完美收官。完成野外数据收集,我们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在实验室完成。

▼

30.侯绍兵在测量标本,于中斌拍摄

▼

31.标本取样,董文捷提供

截至目前,科考团队已完成部分数据分析和文章撰写,2021年在该地区描述发表两栖、爬行动物新种共11个,其中新种8个,新纪录种2个,恢复有效性物种2个,其中杨氏脊蛇Achalinus yangdatongi的种本名“yangdatongi”源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大同研究员。以杨先生名字命名该物种,以致敬他长期推动中国西南、尤其是云南省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。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Zoological Research和Zootaxa杂志。大量工作还在整理当中。

▼

32.新种 杨氏脊蛇Achalinus yangdatongi(上:头侧面;下:整体)

▼

33.新种 攀枝花脊蛇Achalinus panzhihuaensis

▼

34.中国新纪录种 越北脊蛇Achalinus emilyae(被金环蛇吞下后又吐出来)

▼

35.新种 锯纹白环蛇Lycodon serratus

▼

36.新种 隐士白环蛇Lycodon obvelatus

▼

37.中国新纪录种 沙坝白环蛇Lycodon chapaense

▼

38.新种 维西腹链蛇Hebius weixiensis

▼

39.恢复有效性物种 腾冲腹链蛇Hebius septemlineata

▼

40.新种 博窝龙蜥Diploderma bowoense

▼

41.新种 丽喉龙蜥Diploderma formosgulae

▼

42.短尾龙蜥Diploderma brevicaudum,这是该种自1961年模式标本采集后的首次野外再发现

▼

43.新种 独龙江灌树蛙Raorchestes dulongensis

2021,有沉甸甸的收获,也有些许的遗憾。凡是过往,皆为序章,2022我们将不忘初心,继续砥砺前行。

科考队伍

▼

44.高黎贡山分队,黄显坤拍摄

▼

45.川西分队,于中斌拍摄

▼

46.听命湖科考队,谢宇拍摄

来源: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


温馨提示:近期,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。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,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。因此,如果不想错过“中科院之声”的文章,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:进入“中科院之声”公众号 → 点击右上角的 ··· 菜单 → 选择「设为星标」

标签: 暂无
最后更新:2022年01月21日

全面新闻

全球华语多观点新闻。

点赞
< 上一篇
下一篇 >

文章评论

取消回复

全面新闻

全球华语多观点新闻。

最新 热点 随机
最新 热点 随机
中国联通推“光宽带+”:年内宽带用户最高可达千兆 最后一颗致命子弹:迅雷在苹果iOS 10.3正式版遭遇启动闪退 Intel傲腾劲敌来了:美光3D Xpoint固态硬盘年底出货 一加3氢OS迎公测第十版更新 iPhone版手机QQ v6.7.1更新:修复兼容性问题 苹果公布iOS10.3正式版开发者回复应用评论细节:可在App内评分
“我怕牺牲之后,依然无法把你救出深渊。” 芯片进价10元卖400元?国家出手:3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!央视评论:“缺芯”不是“炒芯”的理由 奥巴马谈当年做总统时兼任女儿小学篮球教练 却遭家长投诉 高瓴投了钙钛矿,挖矿这门生意被VC/PE盯上了 《宏義的摩托》开启骑行新模式,杜卡迪揽途V4 路况 | 川藏线318八宿泥石流道路中断 交通管制

@2022

全面新闻. ALLSIDE.NEWS

本站具有部分采摘内容,如有版权争议,请于对应的评论区留言说明。